受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委托,康管学院科研团队(团队带头人:孟晓老师)对于三亚市体育人才发展情况展开调研。据悉,2020年—2021年期间,三亚共完成了11个体育项目的注册工作。据统计,我市各类体育项目裁判员总计642人,涵盖了篮球、足球、跆拳道等33个体育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总计2969人,其中,国家级21人,一级12人,二级67人,三级2869人。在赛事活动组织和参与方面,2020年我市运动员参加海南省青少年体育竞赛,获得奖牌134枚,其中金牌41枚、银牌49枚、铜牌44枚。2021年我市运动员共计582人次参加了31个体育赛事,取得第一名109个、第二名95个、第三名90个。
目前,三亚市虽已在2021年颁布了《三亚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暂行)》,鼓励以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为主要内容,以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培养输送体育人才为目的的市体校、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各项目训练点等单位,申请参加三亚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但目前获得认证的基地仅有跆拳道、游泳、羽毛球(陵水)等,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差距较大。因此,还应继续鼓励基地申报和认定,积极打造培育团队和建立健全相关网络,为三亚市体育事业后继有人,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优秀的体育人才。
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及相关建议如下:
一、现有体育场所、运动条件改善
在积极建设现代化全新体育运动场馆的同时,现有运动条件的改造也应大力推进。以三亚市业余体校为例,其训练运动场所面积有限、可用于培训人才的种类相对较少、设施老旧,甚至缺如等硬件条件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以及专长运动的种类;其整体搬迁事宜虽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但仍需个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提升建设速度、监察质量,并推进项目整体的时间进程,实现尽早搬迁、尽早全面启用新场馆,培育青少年后备力量。
(文旅局 训练场地(三亚市业余体校搬迁尚未完成))
二、合理布局、管理、促进民间协会发展
积极促进体育协会、行业联合会等民间、社会组织依法、依规的建设,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管理、指导、帮扶的职能作用。以跆拳道为协会例,虽为三亚市在省级比赛中获奖最多的协会,但目前,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参与线下活动受疫情风险所限,但线上运动的依从性又远不如线下,加之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和凝聚力,很多道馆出现了资金链的问题,不但发展受限,甚至出现萎缩的趋势。一叶知秋,长此以往,必将造成现有人才的大量流失,人才培育机构数量的减少,该领域教育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或将影响三亚市,乃至海南省的竞技体育实力及影响力,以及广大爱好者的参与热情。其他运动项目的协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和窘境。
因此,努力拓宽体育企业与社会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渠道,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如税收、小微企业贷款、水电补贴等方面,给予地方政策倾斜,帮助其渡过难关,假以时日,才可能最终形成各个体育运动项目协会、行业联合会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以体育促发展,强健民众体魄,带动相关消费,繁荣经济,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海南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行动部署保驾护航,确保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与三亚跆拳道协会张会长座谈)
三、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三亚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竞技体育所带来的品牌塑造、消费引领、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从群众中来,为大众谋福利,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更是国家和时代的要求和体育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因此,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促进二者之间的良性融合,大力提倡并鼓励三亚市体育行业协会、俱乐部、教练员、运动员及运动爱好者发挥其自身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投身公益推广和普及运动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规范的体育运动技能带入校园、社区、农村,深入基层,发挥力量,持续性带动全民健身活动,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形成长期的指导方针,并落到实处。
目前海南省、三亚市依托国家优秀政策发展,汇聚各方高端人才和优势资源,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好机会和挑战,如何借发展海南自贸港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并实现三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打造社会安定和谐的东方夏威夷,实现国家全民健康的战略目标,体育事业的发展必不可少,且功不可没。因此,加快健康海南建设、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着力引进体育人才,加快现有体育场所、运动条件的改善,促进民间协会、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加快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相互融合,可以更好的服务海南、服务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字 | 孟晓老师
责编 | 王心语
编辑 | 李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