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食疗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1-03-27 12:37:00浏览:0

一、起源

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这种把食物与药物合二为一的现象就形成了药膳的源头和雏形。而将药字与膳字联起来使用,形成药膳这个词,则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其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这样的字句。


二、蒙昧时期

《孟子》上说:“食、色,性也”,是说人类的本能。原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觅食。当时的食物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语句生动的说明了先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避开有毒的,摄取无毒食物的情况。于是,许多即可果腹,又可疗疾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学中“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质言之,人类在发现食物的同时,也就包含了食疗药膳的出现。所谓“药食同源”,应理解为源于同一发现过程,并不是食即是药,药即是食。


三、萌芽

据文献记载,中国药膳食疗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远古时已有多种烹调方法,如商代伊尹制汤液,他的烹调技术高明,担任汤王的厨师。

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在商汤之前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发现有陶制的酒器。酒是可以饮用并具有明显的医疗作用,后人认为它有“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作用。由于酒是有机溶剂,能溶解出更多的有效成分,所做成药酒。在食疗烹调中也经常用到酒,相传仪狄曾作酒献给夏禹品尝以健体。《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抵御风寒的作用,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既是食品,又可是汤药,说明当时已有朴素的饮食疗法,这已经具有食疗药膳的雏型了。西周时期,医生被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其中食医地位最高,当时,“药食同源”思想已被社会普遍接受和推崇,食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黄帝内经》中共有13首方剂,其中有8首属于药食并用的方剂。其制作方法是将前三种食物研末为丸,以鲍鱼汤送服。主要用于治疗血枯病。说明这时药膳的制作与应用趋于成熟。《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医学著作,其中的“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等观点,至今仍在遵循。


四、发展

即使是在时局动荡的秦汉时期,药食同源的发展依旧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神农本草经》详尽记载了365种药物,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药食两用的特点,如:昆布、莲子、大枣等。


五、兴盛

《本草经集注》、《齐民要术》、《肘后备急方》等医籍都离不开“防微杜渐、未病先防”的思想,“药食同源”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真正把“食疗、食治”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


六、 完善

孙思邈是“以食疗疾”学说的倡导者,他的《千金要方》可谓是“重量级巨著”,其中不仅阐述了“药食同源”的基本理论,还记载了许多食疗配方,在食疗、食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孟诜的《食疗本草》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药膳学方面的专著,书中关于藻类植物食疗作用的记载格外引人注目,对“药食同源”的后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七、成熟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历代对“药食同源”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这一时期,“药食同源”理论已基本发展成熟,人们开始利用“药食同源”理论创造出各种食疗配方。古籍中记载的许多食物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在几千年来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食疗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药食同源”的理念还未得到广泛普及。

2019年10月,中国“药食同源”研究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报告指出:“药食同源”食疗产品的安全有效使人们逐步由依赖药物转向食疗,是人们寻求健康的体现,“药食同源”食疗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大,需求快速增长。在不久的将来,“药食同源”的理念或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责编 | 卢新宇

  • 电话:0898-88386350 邮箱:kangguan@sanyau.edu.cn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彩尙青年微信公众号

    •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官网手机版

    Baidu
    sogou